上周出了一个超级爆炸新闻。
香港政府宣布,重新定义“本地生”。
香港政府最新公告(2025年7月31日13:30)
这个政策,说白了就是:
你有香港身份不够,孩子得“人到、学也到”。
这个政策一出,内地中产都炸锅了。
要知道,这一次连升学大师超级网红张雪峰都被香港“耍了”。
张大师在直播间说,给女孩规划的升学路线是高中读国际学校,拿香港身份,大学去读香港的高校。
他多次放话:中产家庭的孩子,出路就在香港!
展开剩余82%然而,现在香港政府出台新的“本地生”政策,直接把张雪峰以及33万内地高才耍得团团转。
01
— Dr小鱼 —
什么才算“本地生”?两个标准看清楚
根据香港教育局最新规定:
1、孩子必须在你申请大学的那一年的5月31日前的两年内,以全日制学生身份,在香港就读正规课程学校。
2、如果做不到第一条,那你必须提供出入境记录,证明过去两年每年不超过90天离开香港。
注意,香港入境处专门强调,当天往返不算在港时间。
所以,很多人想的“反向跨境”——即住香港在深圳读书,是不行的。
这意味着几十万通过“优才”“高才”“专才”计划落户香港的内地家庭孩子,大概率被“踢出本地生行列”。
02
— Dr小鱼 —
谁最受伤?
不是DSE考生
这项政策明面上似乎是针对DSE考生。
但其实,对DSE体系的学生来说还好,提前两年去香港就读即可。
最受伤的其实是读ALevel体系的!
简直是当场爆炸的存在。
港府规定2027年申请大学的孩子,至少在港就读一年;
2028年起,必须就读两年;
问题是香港的大多数A Level学校根本不接受中六(高三)插班。
因为A Level体系申请大学时,需要所在中学给预估成绩,但这时候转学,学校无法给出预估分。
而中五(高二)转学也异常艰难。
因为,中五的选科高度依赖中四的IGCSE科目铺垫,并不是每家学校都有对应设置。
也就是说面对香港身份新政,Alevel体系的学生是最惨的。
03
— Dr小鱼 —
政策或存合宪争议
港府又”反转“了?
一些拿香港临时身份的家长咨询了香港本地律师。
律师的观点是:
“香港政府有权区分‘永久居民’和‘临时居民’的福利权利,但剥夺在香港居住子女接受教育的自由选择权,可能构成对基本权利的侵犯。”
目前这个政策的设计,等同于强制受养人必须到港读书,否则就剥夺其“本地生”待遇。
难怪港府第二天又申明:没有更改“本地生”定义。
而目前这个政策的设计,等同于强制受养人必须到港读书,否则就剥夺其“本地生”待遇。
部分家长正在准备联名信,向香港教育局提出申诉。
04
— Dr小鱼 —
香港的格局
比这块弹丸之地还要小
这次突然修改”本地生“定义,让我想起多年前奶粉限制令。
当年内地发生三聚氰胺奶粉事件,很多家长跑去香港买奶粉。
因为香港本地家长投诉,政府就出台政策限制内地人一次只能购买两罐奶粉。
关口严查,堪比缉毒。
而现在呢,因为深圳消费低,每周末大批港人北上深圳吃饭购物,把深圳各大商场食肆超市挤得水泄不通,咱们深圳人也没去投诉他们占便宜。
05
— Dr小鱼 —
香港仅存教育优势
实际上,大陆现在的发展比香港好得多。
香港对人才的吸引力基本上有且仅有教育优势了,
内地精英也是看中此才会愿意办理香港身份。
如果按照现在的本地生定义,我相信未来不会有多少内地精英会再去办理香港身份。
而之前已经获得香港身份的优才、高才,也会放弃续签。
香港所谓的人才政策规划,估计会落空。
06
— Dr小鱼 —
最后
实话实说,香港本地升大学依然比内地高考容易得多。
如果已经有了身份的朋友,可以提前规划孩子去香港读书。
还没办香港身份但想办的朋友,办之前要想好未来的路怎么走。
而目前已经拿到香港身份,但实在没办法让孩子去香港读书,或自己移居去香港的, 我觉得放弃续签也没关系。
无论在哪里升学,只有成绩好才是王道。
全世界的大学文凭都在贬值,只有真本事永远不会贬值。
发布于:四川省股票配资选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